国学咨询  

国学智

三字经
百家姓
千字文
弟子规
名贤集
增广贤文
龙文鞭影
幼学琼林
声律启蒙
笠翁对韵
四书五经
二十四孝
启蒙国学
小儿语
千家诗
神童诗
儿童诗
家谱
家训
    您的位置:国学智 > 蒙学
      • 千家诗
  • 孝道:以敬为先,顺者为孝

    孝道:以敬为先,顺者为孝

    二十四孝:以敬为先,顺者为孝 孝不是简单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也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感激之情。当一个人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恩德,面对父母,他自然就会心生恭敬,行为顺从,就会诚于中,形于

  • 孝道:百善孝为先

    孝道:百善孝为先

    孝道:百善孝为先 孝道:孝的金文字形,上半部分似一位老人,下半部分似一个举起手的孩子,字义为子女奉承老者,赡养老人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释为:孝善事父母者,善于侍奉父母的人称为孝。

  • 国学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

    国学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

    国学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什么是国学?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。什么是人文?人文就是人类的文饰,主要指人类的精神文明。国学中的人文精神在今天任何地方都能够发挥出它的巨大价值。 第一,国

  • 孝道面面观:孔子与孝道

    孝道面面观:孔子与孝道

    孝道面面观:孔子与孝道 我要谈孔子在《论语》《孔子家语》《孔子世家》和《礼记》里普遍存在的一个词,叫君子。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里曾经谈到过君子,他说:仆闻之,修身者,智之符也;爱施者

  • 国学的分类方法,中国的文化有四个发源

    国学的分类方法,中国的文化有四个发源

    国学的分类方法,中国的文化有四个发源 国学的分类方法,谈到国学的分类,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: 任继愈先生论学术的几个源头,仙逝不久的任继愈先生的分类的方法,我觉得可以供大家思考一下

  • 国学的经典:国学四书五经及十三经

    国学的经典:国学四书五经及十三经

    国学的经典:国学四书五经及十三经, 国学的经典主要包括《尔雅》《孝经》《公羊传》《榖梁传》《左传》,再加上四书五经相互重叠的部分,总共是十三经。 四书大家都知道了,是南宋朱熹汇编的《

  • 学国学,从爱文学开始

    学国学,从爱文学开始

    学国学,从爱文学开始 我想,爱国学,可以从爱文学开始。有个朋友提出来,我是先看四书,还是先看《西游记》?我说:这个随你的便,因为学习没有一个固定和绝对的框框。也许你一看吴承恩写的《西

  • 学国学的当下意义

    学国学的当下意义

    学国学的当下意义 , 孔子说: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我就是为了自己快乐,而这种为己之学,会使我们的学养不断丰富,身心不断净化,渐渐地趋近一个终极的目标,就是利他。这个为己之学,

  • 庭坚事杗 降赃入激

    庭坚事杗 降赃入激

    庭坚事杗 降赃入激 宋黄庭坚,元祐中为太史。性至孝,身虽贵显,奉母尽诚。每夕亲自为洗涤溺器,未尝一刻不供子职。有 诗为颂。 诗曰: 贵显闻天下, 平生孝事亲。 亲自漆溺器, 不用婢妾人。

  • 孟萊哭竹冬日生笋

    孟萊哭竹冬日生笋

    孟萊哭竹冬日生笋 晋孟宗,少丧父。母老,病笃,冬日思笋煮羹食。 宗无计可得,乃往竹林中,抱竹而泣。孝感天地,须臾 地裂,出笋数茎。归持作羹奉母,食毕疾愈。有诗为颂。 诗曰: 泪滴期风寒

  • 丁兰刻木 侍死如生

    丁兰刻木 侍死如生

    丁兰刻木 侍死如生 汉丁兰,幼丧父母,未得奉养。而思念劬劳之恩, 刻木为像,事之如生。其妻久而不敬,以针戏刺其指, 则出血。木像见兰,又眼中垂泪。兰问得其情,遂将妻 弃之。有诗为颂。 诗

  • 王裒鈍孝周雷泣墓

    王裒鈍孝周雷泣墓

    王裒鈍孝周雷泣墓 魏王裒,事母至孝。母存曰,山林。每遇风雨,闻雷响震之声,告曰:裒在此,母亲勿惧。有诗为颂诗曰:性畏雷。即卒,葬于 即奔至墓所,拜跪泣起母怕闻雷, 冰魂宿夜台。 阿香时

  • 老萊七十软彩娱柴

    老萊七十软彩娱柴

    老萊七十软彩娱柴 周老莱子,至孝。奉二亲,极其甘脆。行年七十, 言不称老。尝着五彩斑斓之衣,为婴儿戏,舞于亲侧。 又尝取水上堂,诈跌卧地,作婴儿啼,以娱亲意。有诗为颂。 诗曰: 戏舞学骄

  • 黔委尝巽忧杗病危

    黔委尝巽忧杗病危

    黔委尝巽忧杗病危 南齐庚黔娄,为孱陵令。到任未旬日,忽心惊汗流,即弃官归。时父病始二日,医云:欲知瘥剧,但尝粪,苦则佳。黔娄尝之甜,心甚忧之。至夕,稽颡北辰,求以身代父死。有诗为颂

  • 寿昌导毋弈官不仕

    寿昌导毋弈官不仕

    寿昌导毋弈官不仕 宋朱寿昌,年七岁。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,出嫁,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。神宗朝弃官入秦,与家人決,誓 不见母不复还。后行次于同州,得之,时母年七十余矣。有诗为颂。 诗曰 七岁

  • 杨香十四打虎敬父

    杨香十四打虎敬父

    杨香十四打虎敬父 晋杨香,年四岁。尝随父丰往田间获粟。父为虎曳去。时杨香手无寸铁,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,踊跃向前,扼持虎头。虎亦磨牙而逝,父因得免于害。有诗为颂。 诗曰: 采山逢白额:

  • 法师紙孝憝勖甶骨

    法师紙孝憝勖甶骨

    法师紙孝憝勖甶骨 唐道丕法师,至孝。父死沙场,寻骨勿得。日夜诵经,代父忏悔,骨摇以示,奉归而葬。朝廷闻之,嘉父 子忠孝。法师侍母终养,人山修行,终证道果。有诗为颂。 诗曰: 沙场殉思父

  • 王祥卧冰污毋朿鲤

    王祥卧冰污毋朿鲤

    王祥卧冰污毋朿鲤 晋王祥,早母丧。继母朱氏不慈,父前数谮之,由是失爱于父。母尝欲食鲜鱼。时天寒冰冻,祥解衣卧冰 求之。冰忽自裂,双鲤跃出,持归供母。乡里惊叹,以为孝感所至。有诗为颂。

  • 昊猛愛杗以身喂蚊

    昊猛愛杗以身喂蚊

    昊猛愛杗以身喂蚊 晋吴猛,年八岁,事亲至孝。家贫,榻无帷帐。每夜,蚊多攒肤,恣渠膏血之饱,虽多不驱,恐其去已以而噬亲也。爱亲之心至矣。有诗为颂。 诗曰: 夏夜无帷帐, 蚊多不敢挥。 逐

  • 唐蟪乳姑 子孙孝如

    唐蟪乳姑 子孙孝如

    唐蟪乳姑 子孙孝如 唐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,年高无齿。祖母唐夫人,每日栉洗,升堂乳其姑。姑不粒食,数年而康。一日疾笃,长幼咸集,乃宣言曰:无以报新妇恩,愿子 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。有诗

  • 首页
  • 目录
  • 经部
  • 史部
  • 子部
  • 集部
  • 回顶部

移动版 | PC版 | 国学服务 | 命理预测

国学智版权所有(京ICP备14033168号-1)

国学智导航

  • 国学启蒙
  • 历史朝代
  • 中国哲学
  • 中国史学
  • 宗教百科
  • 周易百科
  • 文学文化
  • 礼俗民风
  • 人文百科
  • 生活百科
  • 人物百科
  • 国学智慧